亚洲碳市场如日方升:走向净零排放还是风险雷区?


 

2021年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COP26)闭幕之际,全球多国作出实现各类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标的承诺,自愿碳抵消市场随之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亚洲地区也不例外。

在许多亚洲国家,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愈发成为气候政策的关键支柱。在强制性碳市场以外,企业出于履行社会责任等目的,积极参与自愿碳交易市场。然而,活跃的碳市场为实现碳中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本文将主要聚焦自愿碳市场(VCM)中的关键风险点,并为企业提供规避风险的相关建议。


今年2月,新加坡政府宣布计划从2024年起提高碳排放税,以期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同时,政府允许企业可以使用高质量的国际碳信用额来抵消至多5%的应税排放量。此类举措将推动亚洲地区碳信用的市场需求。

此外,中国的碳市场交易于2021年开始投入运行。目前,碳市场仅覆盖电力行业。未来,我们预计碳市场交易可能以超预期的速度在其他八个行业内推进,包括炼油和石化、化工、建材、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借助重点监管的支持,中国碳市场的成功和增长或将对该地区内的其他国家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诚然,提高碳税和激励自愿碳市场的增长是促使企业减排的正确方向,但这些机制并非没有风险,甚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碳抵消”热 

碳排放者可通过各类项目购买碳信用额度作为碳抵消(补偿)。不过,随着碳抵消在减少森林砍伐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并成为主要的市场解决法案,自然资源管理在亚洲将刺激大量相关投资。未来几年,与可再生能源项目一样,作为自愿碳市场中较受欢迎的可获得碳抵消的项目类型,林业和土地利用项目将吸引在亚洲迅速发展的碳市场上筹集的大部分资金。

在亚洲地区,气候援助的受援国政府致力于利用不断增加的融资机会,包括自愿碳市场内的机会,促进后疫情时代的社会与经济恢复。例如,据称到2030年,东南亚地区的自愿碳市场每年将创造100亿美元的经济机会。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自愿碳市场仍存在概念模糊、监管不力、缺乏价格核准和补偿交易的合适框架等问题。在缺乏健全的全球标准、精确审计和透明监管的情况下,自愿碳市场的快速扩张或将使企业和投资者面临大量挑战,包括承担声誉、运营和诉讼风险等。


“漂绿”风险

尽管碳抵消的需求激增,但由于缺乏国际认可的碳抵消核算标准,投资者们对于碳抵消机制的质量和完整性都保持高度担忧。然而,许多非营利组织仍在检查和批准相关碳抵消项目。这些认证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其注册和产生碳抵消的收益,且它们并不受第三方的监督。由于缺乏明确监管,一些碳抵消项目偶有被指存在“漂绿“或误算的风险,其诚信度和可信度也受到损害。

此外,若缺乏严格的法规监管,卖方和项目开发商经常可以通过操纵碳排放基线来以低价创造大量碳信用额度。在亚洲零散的碳市场中,这类挑战可能会更加显性。由于实地监管的成本较高,项目质量保障受限,这也会进一步损害碳抵消的完整性。参与这些碳抵消项目的企业将面临高企的声誉风险。

 

ESG足迹及社会政治影响

未来几年,人们将越来越关注并担忧碳抵消项目对于当地社区权益的影响,尤其是某些对林地权利要求未被承认或存在争议的社区。碳抵消项目由此面临关键挑战,其商业可行性也将受到影响。

为了获取项目的经济利益,政府官员可能会作出绕过地方协商流程的不当行为。例如,2021年10月,马来西亚沙巴州地方官员与新加坡一家空壳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约为765亿美元的碳交易协议,以期在未来百年内,将来源于该州490多万英亩森林的碳和其他自然资本推向市场。这项利润分享协议已经陷入公众争议长达数月之久。当地原住民领袖和活动家声称本地社区并没有参与到相关的决策过程。

此外,一些国家政府也可能声称,减少碳排放的紧迫性使其有权在仅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有限协商的前提下推进项目。然而,如果缺乏社区的充分参与,以土地为基础的气候变化项目将很容易遭到当地社区的频繁抗议,同时面临土地所有权和资源保护奖励支付方面的法律挑战。

类似上述情况,一旦政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来保障社区利益,或确保全面披露森林和土地许可,投资者就会面临巨大的声誉和运营挑战。企业可能被卷入与人员流离失所、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既得商业利益有关的纷争中。

相关建议

虽然自愿碳市场可能存在诸多挑战和潜在陷阱,但碳抵消机制仍然是企业实现减排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为避免陷入意外风险,细致的尽职调查变得愈发重要。

企业需要仔细审查碳抵消项目是否具备足够的保障措施,以减轻对社会和人权造成的不利影响。投资者需要根据核心原则验证项目的完整性,并对当地利益相关方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企业应特别注意针对反对项目人士的恐吓或暴力的任何相关信息。

碳抵消机制的繁荣也将推进针对项目如何计算减排量的审查。此类企业碳核算审查会顺着碳抵消价值链进行传递。如何确保其碳抵消策略不只是简单地将排放转移到监管不足的地区或行业将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企业也需通过严格的尽职调查来评估其选择的碳抵消机制,并衡量碳减排或清除的影响。

尽管自愿碳市场愈发受欢迎,但与政府履约市场实现的强制性削减量相比,其达成的减排量仍然相对有限。监管机构和行业专家日益达成共识,即企业需要关注绝对减排量,而不是单凭通过碳抵消机制来缩减其碳排放足迹。

在未探索到其他脱碳技术的情况下,企业过度依赖自愿碳抵消机制可能会使自身面临更多“漂绿”指责,并损害利益相关方对其长期净零承诺的信任。

查询表格

一般查询和简报注册

control-risks-wechat-qrcode
关注化险集团微信公众号。我们将持续与您分享及时的全球风险动态和前沿的深度洞察报告,助您妥善应对风险,把握市场机遇。